欢迎访问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敦化林业有限公司网站

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正式更名为长白山森工集团

时间:2013-07-15         浏览量:26530

植根长白山核心区域 开启长白山森工集团新纪元

—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正式更名为长白山森工集团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于快速识别、透视环境和市场变化以及对其做出迅速的反应。企业实施战略转型,就是为使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实现可持续价值增长。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时刻敲打着林业企业的发展神经。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历史已然结束,林业企业如何应对?思变,这是林业的应对之策。无论是形成“六个共识”,开发“九大板块”,还是推进“三个突破”,实行“五权”改革,都是延边林业谋求发展的转型之路。如今,“吉林延边林业集团”华丽转身为“长白山森工集团”,在全州林业“转型发展、跨越经营”的篇章里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体制沿革 全州林业30年变化如一瞬

  延边森林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鲜明,开发建设历史悠久。1984年前,国有重点林区由国家管理,延边州行政区域内的黄泥河、敦化、大石头、白河、和龙、八家子、汪清、大兴沟、天桥岭9户国有森工企业(珲春林业局于上世纪90年代建局)由省林业厅直管,延边州政府组成部门中设有州林业局,管辖8个县(市)林业局和安图森林经营局。

  1984年9月,为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决定,将9户国有森工企业划归延边州管理,成立了延边林业管理局,为省直二级局建制。1985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延边林业管理局与延边州林业局合并,成立延边州林业管理局(副厅级建制),为州政府组成部门,经营管理国有森工企业,对8个县市林业局实行行业指导,延边林业踏上新征程。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组建延边林业集团,与州林管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合属办公。2006年6月,延边州政府将延边林业国有资产授权给延边林业集团公司经营,依法行使出资人职能,与州林管局实行“一合三分”,即合署办公,人员、职能、资产三分开。

  2013年6月,经延边州政府批准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名称变核内字[2013]第951号核准,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同时核准以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的吉林延边林业集团名称变更为长白山森工集团。延边州工商行政管理局于6月23日为其换发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标志着集团变更法律手续全部完成。

  瓶颈待破 跻身国家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行列

  15年,是一卷弘扬主旋律、奏响时代强音、讴歌和谐与文明的史诗。

  马蹄声疾,一路扬尘。15年来,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加快国有林区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原企业名称受省域和地域叠加的限制,难以适应国家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试点和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新形势、新任务。

  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延边林区由重点国有林区、县市国有林区、县市集体林林区三部分构成,总经营面积406.6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州国土面积的95.2%。全口径森林覆盖率为80.5%。重点国有林区90%,县市国有林区和县市集体林林区68%。全州林业用地面积354.1万公顷,占全省的38.1%,占全州国土面积的82.9%。全州活立木蓄积3.94亿立方米,占全省的41.9%。全州有林地蓄积3.89亿立方米,占全省的42.2%。其中,延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有林地蓄积均占吉林省重点国有林区的60%以上。全州林业拥有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576429公顷。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4个。拥有森林(湿地)公园12处,总面积109740公顷。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6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全州林区共有野生动物36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二级48种。各种野生植物3800多种,长白松、紫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松、云冷杉、水曲柳、胡桃楸、黄波萝、紫椴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植物。多年不见的东北虎、东北豹等珍惜濒危野生动物又频频出现。然而,国家、省有关部门始终把吉林延边林业集团视为吉林森工集团的下属企业,资源禀赋与社会地位并不对称。

  延边林区特殊性明显。延边林区是长白山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鸭绿江、图们江、松花江、牡丹江的四江之源,与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绵绵不断的森林共同构筑了一道抵御西伯利亚寒流和内蒙古高原旱风侵袭的天然屏障,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营造了适宜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庇保了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耕地和最大草原。延边林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林区内有边境线422.56公里(中朝244.5公里,中俄178.06公里),占全州750公里边境线的56%。延边林区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2万户籍人口中,由汉、朝、满、回、蒙古等构成了多民族大家庭,接近全州人口的十分之一。全州有110多万人口直接依托林业生存,林区资源的多样性,为全州木制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医药业、能源矿产业、建筑业、特产业和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基础条件。然而,位于长白山脉的东北、内蒙古其它森工集团竞相跻身于国家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行列,地处长白山核心区域的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却由于名称的限制被淹没在东北、内蒙古其它森工集团之中。

  战略调整取得突破。去年以来,集团做出十项重大决策:统一思想意志、形成“六个共识”;开发“九大板块”、推进“三个突破”;一手抓绿化苗木产业、一手抓森林改造培育;确定开发定位、调整开发重心;精细管理、吃干榨尽;激励约束统筹、奖金薪酬统管;推进“五权”工作、防控廉政风险;用人风清气正、班子风正劲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发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战略转移实现了价值提升,去年底,重点国有林区林产工业现价产值已达17.6亿元,比1984年的3.3亿元净增长14.6亿元,翻了4番。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达到42:35:28,木材收入在全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由8:2调整到去年底的6:4。林区民生得以大幅改善,林业企业职工年人均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5000元增加到去年底的20782元,增长300%。今年1-5月份,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1804.37元。7月份开始,所有在岗一线工人每人每月将平均增加150元工资。集团决定,今后每半年进行一次调资,建立起长白山森工集团全系统所有在岗工人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力争经过3到5年时间,使所有在岗工人年货币收入逐步接近赶上或超过本地区工资收入平均水平。延边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已累计竣工200万平方米,4万多户林业职工告别了居住60年的低矮破旧平房,搬进了暖气楼,人均居住面积由改造前的不足10平方米增加到16.6平方米,林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区社会事业跟上了全州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一个富庶、开放、生态、和谐、幸福新林区正在日益清晰地展现在全州各族人民面前。然而,受原企业名称限制,延边林业在国内、国外的知名度较低,影响了延边林业与国内外的交流,难以适应建设富庶、开放、生态、和谐、幸福新林区的需要。

  集聚正能量 唱响长白山森工集团主旋律

  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以其为核心企业的长白山森工集团名称的正式启用,是延边林业“转型发展、跨越经营”之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此时此刻,集团上下将形成新一轮发展共识,集聚长白山森工集团正能量,唱响长白山森工集团主旋律。

  统筹思考,抓好长白山森工集团形象的整体策划。总结提练长白山森工集团精神,培树长白山森工集团的群体意志和精神支柱。创作长白山森工集团之歌,形成具有感染力、震撼力的长白山森工集团主旋律。组织设计长白山森工集团标识,形成长白山森工集团的统一标志。组织长白山森工集团商标设计并及时到州工商机关办理注册商标手续,为培育知名商标、驰名商标奠定基础。

  精心组织,开展系列宣传。制定长白山森工集团系列宣传方案,有步骤地在国家、省、州主流媒体宣传长白山森工集团,让全国、全省、全州了解长白山森工集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中广泛宣传变更为长白山森工集团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统一步调。

  注重细节,做好相关环节的衔接工作。重点做好项目、投资、政策渠道衔接和五险一金帐户变更,抓好工商变更登记后的组织机构代码、税务、银行登记的变更工作。

  精心部署,做好长白山森工集团各成员企业的名称变更。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已向各县市工商局下发了《关于为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名称变更做好全程服务工作的通知》,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各成员企业将在一周内全部完成名称变更。

  超前规划,用长白山森工集团的新视野谋划转型发展。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名称的正式启用,要求用更加宽广的眼界和思路谋划转型发展。在发展思路上要由“三个突破”扩展为“九大板块”全面谋划,齐头并进,在全面谋划的基础上调整五年发展规划。在环境上要为“外部环境顺”注入优化国际环境的新内涵,把长白山森工集团的影响力迅速向国际扩展。在发展目标上要奋力向无国界、国际化企业跨越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华丽转身的意义远不在于名称的改变,而是延边林业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是让林业辉煌从头再来的崭新开端。使命召唤着未来,长白山森工集团将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跨越经营”战略转变,打造长白山文化产业的地标,闻名全国的知名林业品牌,实现长白山森工的腾飞梦想。

  

 

 

短评:

 

  经州政府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8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该公司成立15年来,在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加快国有林区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原企业名称受省域和地域叠加等因素限制,难以适应国家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试点和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15年担当,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承载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之责,华丽转身为长白山森工集团,踏上新的征途,开启长白山森工集团新纪元,这短暂的一瞬,是深刻的一瞬,必将载入史册。

  华丽转身是打造国际化企业的无价之宝。新核准的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中国著名、世界闻名的长白山作为企业的名称注册,不仅没有省域和地域的界定,而且也无国界的界定,实现了集团向无国界、国际化企业的历史性跨越,为扩大延边林业乃至延边州的国际、国内影响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带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长白山森工集团这一世界独一无二的名称将积聚成巨大的无形资产,成为延边林业乃至延边州的无价之宝。

  华丽转身是保护长白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天职所需。长白山作为我国东北森林屏障,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最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把企业名称与长白山紧紧融合在一起,将使延边林业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保护长白山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保护长白山森工集团生命的理念,世世代代履行保护长白山自然生态系统的天职,促进长白山林区核心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华丽转身是推进长白山核心区域绿色发展的宽广平台。长白山林区核心区域是巨大的立体资源宝库,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延边林业将在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坚定“整合资源,全林利用;九大板块,立体开发;转型发展,跨越经营”的发展方向自信,搭建起实现长白山核心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宽广平台。

  华丽转身是与长白山文化高度融合的战略之举。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老的长白山以其独特、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繁衍了生生不息的长白山文化,成为长白山森工集团生态文化的根。把长白山与企业的名称融合在一起的本身,就意味着敢于担当长白山文化的传承者和建设者的历史责任,必将进一步催生挖掘长白山文化丰厚底蕴、丰富长白山文化时代内涵的激情,在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灵魂深处培育热爱长白山、尊重长白山、顺应长白山、保护长白山的生态文明土壤,使长白山森工与长白山文化和谐共生,让长白山文化薪火相传、万古常青。

 

版权所有 : 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敦化林业有限公司 Copyright: DunHua Forestry Co., Ltd. of Changbaishan forest industry group
ICP备案序号:吉ICP备14000554号-1 吉公网安备 22240302000103号 技术支持:恩惠科技

微信公众平台